记录饮食时,一般推荐记录食物的生重,而不是熟重。这主要是因为食物在烹饪过程中,其重量和体积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。例如,煮饭时,水分的添加量会直接影响熟饭的体积;生肉烹饪成熟肉后,其体积和重量也会大幅度减少;绿叶蔬菜炒熟后更是会有明显的缩水现象。因此,如果以熟重作为记录标准,误差会非常大,指导意义也会大打折扣。
通常,我们所说的生重是指食物的“可食部”的重量,即实际可以摄入的部分,不包括如鸡蛋壳、苹果核、鸡骨头等不可食部分。这样的记录方式更为准确,也更符合营养学推荐的摄入量。
当然,在某些特殊情况下,如记录特定烹饪方法导致的重量变化,或者为了精确控制食物摄入量,也可以考虑记录熟重。但总的来说,日常饮食记录中,以生重为准是更为普遍和实用的做法。
最后,无论选择记录生重还是熟重,都应保持记录的一致性和准确性,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入情况。同时,结合适量的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,才能更好地维持身体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