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鄛,古地名,秦末楚汉之争中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故乡,今安徽省巢湖市。
秦统一后,置郡县,今柘皋一带为橐皋县,今巢湖以南为居巢县,也作居鄛,两县均属九江郡。东汉末年,曹操占据居巢,此后一直隶属曹魏。西晋在原居巢境内分设居巢、临湖、襄安,隶属庐江郡。南北朝设南豫州,领南谯郡;刘宋大明三年(459年),居巢易名蕲,隶属刘宋。萧齐因之。南梁置合州;蕲所在的南谯郡属之。隋统一后,改合州为庐州。开皇元年(581年),襄安改属庐江郡。据《隋书·地理志》载:襄安“有龟山、紫微山、亚父山、半阳山、白石山、四鼎山”。至此,今巢湖市东、西、北方位大致形成。唐武德七年(624年),合开城、扶阳两县名巢县(巢县一名,当始此),隶属庐州。北宋太平兴国三年(978年),设无为军,巢县隶属之。至道二年(996年),县治设巢城(今巢湖市址)。熙宁三年(1070年),析巢县南、庐江东置无为县。至此,今巢湖市四至基本确定。元至元二十三年(1286年)再称巢州,二十八年(1291年)置巢州为巢县,自此县名至改置巢湖市(原县级市)前一直未变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