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百科大全> 列表
莆田皂隶舞的由来
时间:2025-04-12 16:59:12
答案

莆田皂隶舞,由西汉时期的“傩舞”演变而来,是一种具有驱邪除妖功能民间舞蹈

皂隶舞俗称“乡人傩”,是福建省莆田市的传统民俗舞蹈。这种舞蹈的表演者会顶插五色纸丝花,头戴各式狰狞獠牙面具,颜色多样,包括红、蓝、青、黑等。舞蹈中带面具的皂隶神态威严,旁边有很多小吏伴随,整个过程庄严肃穆,旨在驱除邪气,祈祷来年平安。

麟山宫皂隶舞是莆田皂隶舞的一个重要分支,也是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它起源于汉代的“傩舞”,同时也是古代官员出巡时用于鸣锣开道、耀武扬威的仪式。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和完善,麟山宫皂隶舞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动作,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活动和民俗表演。

总的来说,莆田皂隶舞不仅是福建省莆田市的传统民俗舞蹈,还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,它不仅展现了古老的民俗风情,也寄托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愿。

推荐
Copyright © 2025 华锋知识网 |  琼ICP备2022020623号 | 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