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生育率低于1.5,则是跌破警戒线——因为生育率一旦跌到1.5以下,就掉入了低生育率陷阱,很难再回升。
以日本为例,日本总和生育率在1995年跌破1.5以后,到现在已经25年了,尽管日本在这25年里一直大力鼓励生育,但总和生育率一直没能回升到1.5以上。
2019年12月26日,是任日本首相安倍在谈到日本的低生育率危机时说:“现在事态十分严重,说是国难也不为过”。
根据我国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计算,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的生育率为1.22,2005年全国1%人口抽样调查时的生育率为1.33,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的生育率为1.18,2015年1%人口抽样调查时的生育率仅为1.05。
即便考虑可能存在的漏报及误差,实际生育率也不会超过1.5。
2016年和2017年,由于存在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生育堆积效应,我国的生育率一度超过1.5。但我国在2018年和2019年的生育率分别为1.495和1.47,已经跌破警戒线。
需要指出的是,尽管2018年和2019年我国的生育率仍然接近1.5,但这是存在二孩生育堆积效应的情况下,如果扣除二孩生育堆积效应,我国的生育率在2018年和2019年仅为1.1至1.2之间。
由于二孩生育堆积效应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,在“十四五”期间(2021-2025年),二孩生育堆积效应大概率会趋于结束。届时我国的生育率很可能就在1.1至1.2之间,比1.5的警戒线低得多。
值得一说的是,只有在新出生人口当中,一孩数量多于二孩数量时,二孩生育堆积效应才趋于结束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18年和2019年的出生人口中,二孩数量都是多于一孩数量,所以可以判断这两年仍然存在二孩生育堆积效应。